市人大常委會農業農村工委
為進一步推動生態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根據市人大常委會2018年工作要點安排,8月27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玉蓮帶領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及農委有關人員調研生態農業發展情況。調研組先后深入到南山種植農業合作社,豐瑞農業公司,詳細了解生態農業的種養情況,并召開座談會,聽取市農委及部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介紹相關情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志義、市政府副市長洪長久出席座談會,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 基本情況
我市現代生態農業起步較早,1997年被列入安徽省第一批生態農業試點縣,相繼制定出臺了《桐城市生態農業總體規劃》、《關于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近年來,市農委圍繞生態農業模式探索和應用、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生物多樣化保護、“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農作物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等方面,組織實施了一批現代農業示范區項目、化學肥料及化學農藥零增長項目和實施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項目,積極引導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利用本地資源發展生態農業。目前,我市生態農業建設呈現快步發展趨勢,取得了積極成效,為全市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是創新經營機制,建設現代生態農業基地。以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家庭農場等為載體,承建以桐城南山種植業專業合作社為主體的全國現代生態農業基地農業清潔生產技術試驗示范區;創建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縣,在全市3個不同類型地區,采取整體推進方式,建立3個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區,示范面積1.6萬畝;摸索總結一批成功經驗,提煉出可在南方小流域可復制、可推廣的《桐城生態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控技術模式》、《桐城市稻油輪作秸稈菜籽餅全量資源化利用綠色生產模式》、《桐城市稻—鴨—肥模式綠色生產技術標準》和《巢湖流域單季水稻綠色生產技術標準》等先進經驗。在全省率先提出“用地養地型、循環利用型、生態種養型、山區特色型、清潔生產型”等五大生態農業模式類型,為我市生態農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是構建農業循環產業鏈,發展綠色生態有機農業。推進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循環利用。每年全市水稻秸稈直接還田量達到30萬噸左右,占秸稈總量的70%。引導如安徽省綠福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水稻秸稈、稻殼碳化生產有機肥、育秧基地再還田和安徽豐瑞農業發展公司秸稈養菇、菇棒回收制成有機肥再還田等綜合利用,利用率達91%。先后大力實施化肥零增長行動、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和重大病蟲統防統治項目,開展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僅以2017年為例,桐城市農田農藥用量1150噸,比2012-2014年均值1224.7噸減少74.7噸。
三是著力提升農產品品質,創建我市農業生態品牌。示范區茶園現已全部通過無公害認證,示范區產品100%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農產品質量安全行業標準。產品統一使用“桐城小花”母品牌,頒布了桐堿小花茶安徽省地方標準,注冊了“桐堿小花”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茶葉合作社、龍頭企業建有生產銷售記錄,產品可追溯。引導新型經營主體積極創建農業生態品牌,大力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同時還積極發揮物聯網和“互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和農產品營銷中積極作用,擴大我市農產品品牌的影響力和認可度。目前全市已有8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涉及水產、生豬蔬菜,綠色農產品38個,有機農產品9個,國家地理標志認證農產品3個。
二、當前存在的問題
一是農村環境問題嚴重,農產品質量難保證。一方面我市仍然有很多種養戶農業專業知識水平不高,對現代生態農業缺乏深刻的認識,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長遠發展意識,為了保證單畝產量,大量使用化肥、化學農藥,導致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農業廢棄物增加;另一面隨著工業企業的發展,部分的土地、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從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農田污染,直接危害了現代農業發展。
二是生態農業規模小,品牌市場競爭力弱。雖然我市目前有一批示范區和基地,但面積和規范上都較為有限,規模效應不夠明顯,農產品品牌的數量較少,社會認可度低,優質不能優價,生態農業的優勢未能轉化為競爭優勢和經濟效應。
三是財政投入相對不足,體制機制不完善。項目和專項行動實施,主要來源于項目資金和省、安慶市級財政補助,信貸支持力度也不夠,生態農業建設缺乏強有力的資金保障。另一方面生態農業建設是項系統工程,如果沒有水利、能源、國土、環保等多個部門統籌配合,僅靠單個部門管理服務和農業經營主體自身發展,要想做大做強形成產業化,顯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部分種糧大戶簡單照搬先進地區經驗,防范化解風險的能力不強,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三、意見和建議
一是注重統籌兼顧,科學制定發展規劃。生態農業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全市各地資源環境優勢各有所不同,其經濟技術水平也各有差異,在制定發展規劃的時候,既要考慮長遠經濟利益又要兼顧農村經濟承載能力。為此,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頂層設計好技術路線,要在生態農業宏觀政策規范標準、工程模式、嫁接技術、接口產業等方面不斷研究探索,總結提高,把生態農業建設不斷推向新的高度。要組織專業技術力量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進一步充實完善《桐城市生態農業建設總體規劃》。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這一理念,科學制定發展目標,根據地區特征進行生態農業產業化整體結構的調整與完善,發展各具特色的生態農業產業。
二是有效整合保障政策,扎實推進生態農業體系建設。我市在生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在生態循環農業上有不少成功的范例,政府部門可以制定整合方案,對農業、土地整理、水利、林業、農機、扶貧、農業綜合開發等性質相同、用途相近的項目資金進行整合,將有限的財政資金重點扶持現代生態農業,引導財政資金、社會資金、群眾投工投勞等各類資金投向生態農業,同時發揮本地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在類似區域復制推廣,放大已有基地的成果,推進全市生態農業建設步伐。
三是加強部門間協同配合,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與服務作用。生態農業產業化是一項復雜的生態工程,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為我市生態農業產業化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在資金和技術方面,政府要充分利用貸款利率優惠政策和學習交流各兄弟省市現代生態農業建設的先進經驗和做法,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闊視野,不斷鼓勵各大企業和個體農戶參與進來,形成以政府、企業、農戶和信貸投入為主體的多元化生態農業投入機制。在農產品質量監管方面,政府要全面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嚴格農產品質量安全全流程監管,努力增加全市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在保障機制方面,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建立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明確補償主體與對象,量化補償標準和考核指標,建立土地流轉、確權、交易等保障機制。
四是堅持科教興農,努力提高農業科技含量。科學技術是農業發展的動力之源。完善科技推廣信息服務體系和技術交流網絡,發揮農廣校培養農村科技人才的陣地作用,適時邀請種田能手、生態農業實踐的帶頭人搞好生態技術培訓。要通過一報一臺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在全社會形成“保護生態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的共識,營造發展生態農業的濃厚氛圍。